几日后,江南青州失守的消息便传遍了大乾的每个角落。
如果说北境失守还不足以让人们恐慌,只是让大乾百姓失望愤怒。那青州失守的消息就已经开始让许多大乾人开始害怕了。
而随着这个消息一同出现的另外两个消息,虽然被掩盖在这条大消息之下,不被所有人知晓。可对中原武林的震动却远比青州失守更大。
其中一个消息自然是关于四海盟举盟投靠北元了的消息。
四海盟动员了青州府内所有的力量,就连那些不入流的地痞流氓也被他们征用了。
不过四海盟接下来做的并不是替大乾夺回青州府,而是协助占领了青州府的北元守城。
这使得在江南三州本就兵力空虚的大乾根本无法组织有效兵力,从只有三千人的完颜昊天手中夺回青州。
这条消息让四海盟登时成为了整个大乾江湖的头号公敌。
也拉开了日后各门各派投靠各自势力,重回六国之乱时门派相残的序幕。
而另一个消息正好解释了四海盟为何会突然叛变。
那就是天榜十人如今只剩下了九人,排名第八的欧阳夷吾从天榜上消失了。
人们也从那些不愿背叛大乾,成功逃出青州的人口中得知,前后两任盟主欧阳夷吾与欧阳靖都死在了北元国师完颜昊天的手中。
整个四海盟已经落入了北元的掌控之中,而新任盟主就是欧阳观山。
如果说四海盟成为了大乾江湖的公敌,那欧阳观山现在变成了大乾江湖人人得而诛之的走狗。
欧阳观海现在别说当那武林盟主,他只要敢走出青州,恐怕立马就会被各路人马给剁成碎片。
完颜昊天当然不会在意一条狗的命运,他现在正在青州知府衙门里见一个客人,一个大乾人。
这个时候还能以客人身份出现在他面前的大乾人只有一个,那只能是杨公南了。
完颜昊天面露不善的对杨公南问道。
“你不是说只要我占下青州,就能让李嗣同意我北元从辽州借道支援青州?可现在都过去两天了,大乾从京城调运的兵马就快兵临城下了,你们辽州却毫无动静。”
完颜昊天确实有些着急了,此时他的手中并无多少可用之兵,就算加上欧阳观山从各处找来的地痞流氓,也不过是万人之数,要在之后大乾的反扑下守住青州,无异于天方夜谭。
对比完颜昊天的着急,杨公南倒是显得轻松自在多了,他不紧不慢的回道。
“我去外地办了些事,现在回李嗣那。来这就是顺道告诉你,借道一事很快就会办妥,到时候你可别看见大军压境就给跑了,别让我白忙一场。”
交待完这句话,杨公南便离开返回辽州了,完颜昊天也没留他,因为完颜昊天对他很生气。
可即便很生气,完颜昊天还是选择了相信杨公南,而且相信的很彻底。
在大乾调集大军反攻青州城的第一天里,完颜昊天没让那些不堪重用的四海盟帮众守城。
他亲自带着从北元挑选过来的三千甲士登上城头,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大乾军队,奇迹般地守下了青州府。
一天时间,三千人的伤亡就超过了三分之二,可也就是这一天的时间,北元十万大军从北境出发,成功通过辽州,驰援青州。
李嗣终于让出了北境去往青州的通道,让北元将北境和青州连成了一片。
自此青州背靠北境,可攻可守固若金汤。北境依托青州的富饶,也解决了物资匮乏的困扰。
占据两州的北元,不但破解了杨辅的绝户计,更拥有了与大乾一争长短的资本。
而造成这一恶劣结果的,正是那条让大乾许多人终于感觉到害怕的消息。
“因辽王疏忽,致使三千北元精兵穿过辽州,潜入青州,最终导致青州府失守于北元。”
这条消息不仅让紧邻青州的江南百姓们害怕,更让消息里的主角李嗣害怕。
因为随着这条消息而来的,是全天下对辽王李嗣越来越强烈的声讨。
甚至还有杨辅已经上奏朝廷,要将李嗣押回京城,在大乾列祖列宗面前受审的消息。
杨辅也确实写了这么篇奏折,他也很想趁这个机会将李嗣扳倒,让辽州重归自己的掌控之中。
可他没傻到外这个时候来做这件事,虽然奏折已经写好了,可拥有批阅权的他,并没上折,更没和人说起过这件事。
甚至青州失守的消息一开始传来时,他也是要求对外封口的。
因为他也同样害怕这条消息,他怕逼反李嗣。
杨辅本是打算等到大乾夺回青州,重新掌控北境局势后,再一步一步慢慢做这件事的。
可不知道是谁,不但知道了导致青州失守的原因,还知道他写了这么一章奏折。
最可恶的是,这个人还将这些事广而告之,弄的天下皆知。
而这些事情的走漏风声,也正如杨辅所担心的那样。
辽王李嗣在辽州收编各府兵马后挟兵自重,为求自保更是主动让出了北境与青州的通道,将辽州自立于大乾之外,形同谋反。
李嗣当然是不想谋反的,当得知青州失守的消息后,他立刻就怀疑是杨公南搞的鬼。不仅是怀疑,他甚至可以确定杨公南算计了他。
因为除了杨公南,没人有这本事让几千个北元士兵从辽州通过去往青州。
当日,李嗣是直接提着剑去找的杨公南,因信任却被出卖,极度愤怒的李嗣反而显的很平静。
他没有咬牙切齿,反而是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愤怒问道。
“杨公南,告诉我,那些北元人是不是被你故意放进青州的?”
刚回到辽王府的杨公南此时正在喝着自己酒壶中的美酒。
李嗣很早就已经喝过杨公南这壶只有朋友才能喝到的酒,他也很喜欢喝,所以每次只要杨公南拿出酒壶,他都会抢过来自己先喝上几口。
可这次,他却没有抢,因为他没有心情喝酒,没有心情的原因是杨公南好像并没把他当成朋友。
面对李嗣的诘问,杨公南坦然回答道。
“没错,那将近三千的北元兵马,是我故意放过去的。”
既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,李嗣也不再多言,他举起手中宝剑,直接朝着杨公南的脑袋劈了下去。
杨公南没有躲这一剑,可杨公南并没有死在李嗣的剑下,只不过他手中的酒壶却被宝剑一分为二,壶中的美酒洒了一地。
一剑挥出后,李嗣没有再出第二件剑。惋惜的看了一眼洒在地上的美酒,李嗣说道。
“杨公南,既然我死局已定,杀不杀你也没区别了,我很感谢你此刻没有骗我。也许作为杨辅的儿子,你也有你的苦衷。这段日子我确实把你当成朋友了,真正的朋友。不过今日起我俩就犹如这酒壶,一刀两断,你走吧。”
李嗣虽然说的平静,可他的心中却早已是波涛汹涌。那一剑虽然没有砍向杨公南,可也倾注了他所有的失望与愤怒。
即便这会离李嗣出剑已经过去了不短的时间,可杨公南身体周围依然剑气纵横。
这也能看出李嗣确实当的起大乾年轻一辈中天下第一的这个名号。李嗣虽然只比冯宸大一岁,可他却已经感悟天道踏入了通神。
即使身边剑气纵横,杨公南还是不为所动,他轻踏一脚便让那些乱窜的剑气消失的无影无踪。
接着他又从身后掏出了一个酒壶喝了起来,美美的喝上一口,舒服的将酒气叹出,然后便将酒壶递向李嗣说道。
“既然是我朋友,就该知道这酒是有多珍贵。记得下次就是砍我也别砍酒,不然可惜了。”
杨公南那舒服的模样,加上酒香扑鼻,李嗣终究是没忍住,接过酒壶喝了一口。
缓解男人之间矛盾最管用的果然是酒,喝过酒后,李嗣的口气也正常了许多。
“你是不是和杨辅串通好的?假装断绝关系来获取我的信任,然后陷害于我?可想要我死的办法有很多种,你们父子俩不该拿大乾的国运来做这件事。”
“断绝父子关系是真的,借道给北元这事也和杨辅没关系,完全是我自己的主意。”
杨公南的话让李嗣气极,一激动手中的酒壶又洒出不少酒来。
看见杨公南那心疼美酒的眼神,李嗣赶忙将酒壶盖好后才又问道。
“那你为何要害我?我不觉得我有对不起你的地方。”
等到李嗣将酒壶完全盖好,杨公南便一把夺回酒壶,然后放在耳边摇了摇,听出来还剩不少,杨公南这才放心的打开盖子喝上了一口。然后说道。
“我不是害你,是救你。你既然不敢自立,那我只能背后帮你一把。不然你迟早被杨辅给逼死。现在大乾是有些麻烦,可你却能下定决心自立,而你大哥那边也一定会学你自立以求自保。。”
不等杨公南再多喝一口,李嗣又将酒壶给抢了回来,不过这次用的是巧劲,酒壶里没洒出来一滴酒。
抢回酒后,害怕少喝了的李嗣赶紧大喝一口,这才问道。
“现在有没有办法补救这事?我虽然怕死,可我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这代人将江山让给草原蛮子。若是这样,你知道后世史书会如何写我吗?”
听见李嗣这么问,杨公南便坐直了身子,严肃说道。
“补救的方法当然有,那就是重建大乾秩序。我的师父说过,这个世界终有一天会天下大同。而天下大同的条件就是人人平等,只要草原人和中原人平等相处,那又怎么会有战争?李嗣,你有信心创建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吗?”
杨公南这番言论让李嗣惊的目瞪口呆,开口问道。
“杨公南,你是不是疯了?草原蛮子在北境城做的事你不是不知道,我们怎么可能平等相处?就算我答应,大乾百姓也不会答应。”
“所以就让北元和大乾血战一场,对了,还得加上南蛮。让所有人都看见战争的血腥,让那些怀有狼子野心的人都死在这场战争之中,活下来的人自然就会自觉的创建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。”
杨公南一句话比一句话的颠覆李嗣认知,李嗣又再大喝了两口酒,然后念念不舍的主动将酒壶还给杨公南说道。
“我看你是真的疯了,明天我就会组织兵马夺回青州,然后再自缚前往京城请罪。你赶快离开这吧。以后这话也不要跟别人说了,无论北元还是大乾,都会把你当疯子的。”
杨公南自然不会走,他笑着接过酒壶,又放在耳边摇了摇,酒壶里的声音让他的笑容消失了。
“喝光了我的美酒就想赶我走?李嗣,你做人是不是过份了点”
“现在谁有心情和你说酒的事?杨辅专权,大乾已经今非昔比,如果再让北元趁势做大,我大乾危矣。无论如何我都要夺回青州赎罪。”
“原来你也知道再让杨辅如此专权下去大乾危矣?如此下去,即便今天打败了北元,大乾依然朝不保夕,必然要经历所有前朝都经历过的改朝换代。到时候整个中原一样会是血流成河,百姓流离失所。既然结果没有变,你为何不跟我一起为了那平等的世界努力一回?”
李嗣虽然只醉心于武学,可身为皇子,从小也必须接受名家大儒们的教导。
他自然知道,每个朝代都想做到万世传承,可历史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做到。
所有王朝都会在腥风血雨中被摧毁,然后由新的王朝代替。如此反复,从未变更。而这样的结果,自然是兴,百姓苦,亡,百姓亦苦。
杨公南居然想改变这一切,那么多圣者前人都没做到的事,他杨公南凭什么做得到?
“杨公南,你的理想固然美好,可我虽然身为皇子,却自认只是一个武夫。我没你那么大的抱负,我只希望能够守住太爷与爷爷打下的江山就好。”
李嗣的话让杨公南眼中闪过一丝不被人察觉的失望之色。
“好吧,人各有志,我也在这件事上强求你。不过你若真想保住大乾,就必须借道北元。”
李嗣这次是真的怒了,说来说去不就是想要自己借道给北元吗?杨公南一定是背叛大乾,投靠北元了。
想到这,李嗣对杨辅的恨又多了一分。
以他儿子杨公南的才学,如果愿意一心效忠大乾,大乾一定能够更加继往开来,成为更伟大的帝国。可这样的人才却被自己的父亲给逼反了。
李嗣恨杨辅的所作所为,却对杨公南这个朋友下不了手,他忍痛说道。
“你现在就离开辽王府,不过我也不可能让你成为北元的助力。明日我反攻北元之时也会同时通缉你。能不能活着逃到北元,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,这是我这个朋友唯一能做的了。”
李嗣说完转身就要离开,可下一刻他手中的剑却到了杨公南的手上,而剑尖也抵在了他的脖子上。
李嗣这才知道杨公南的实力如此之高,远不是自己这个通神阶所能比拟的,可为何天榜之人没他杨公南的名字?
杨公南看着李嗣说道。
“你该明白,以你给我的权利,我现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了你,然后假传你的命令让道北元并不难。”
虽然被剑抵住了咽喉,可李嗣依然面无惧色的说道。
“那你现在就动手杀了我吧,结果虽然不变,可我大乾亲王绝不受你威胁。”
“那么作为大乾的亲王,既然你不愿开创新时代,那你愿意为了大乾未来背负万世骂名吗?”
“如果能永保大乾江山,等我死后就是被开棺鞭尸又有何惧?可你凭什么让我相信你?”
杨公南收回剑,将剑重新交回到李嗣手中说道。
“等到北元创造的压力足够大到杨辅自乱阵脚时,就是我们清君侧的时候。你也知道,大乾的皇帝,你大哥李存道比谁都更适合当。到时候我自会帮着你诛杀奸相,罢免昏君,让大乾重归正途。这样虽然你我会背负骂名,可却能替大乾做的更多。”
李嗣也很清楚,哪怕自己夺回了青州,可大乾不从根本上改变,将来一样会分崩离析,而自己一样会被史书给写的臭不可闻。
可如果能让三哥让位于大哥,那对大乾来说才是最正确的道路,而自己只需牺牲个人声誉,就有可能做到这一切。
到底该如何选择,既不想如此年轻就被杨辅冤杀,又想替大乾多做些事情的李嗣自然选择了替大乾背负骂名。
大乾宣武三年,辽州兵变,所有外州府兵统帅具备乱兵杀于营中,而辽王也趁机收拢了辽州所有兵马在辽州自立。
就在李嗣让出交界地带,让北元将北境与青州打通的同时,南蛮也再次兴兵犯境黔南,被朝廷紧急征调的黔南王古安国只能留在黔南防御南蛮。
偌大的大乾朝廷,一时半会竟找不出一个可以通兵之人。
因此重启大将军冯天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,面对国破家亡的压力,那些平日里忍气吞声的大乾官员,也终于拾起了对抗相党的勇气。
一连串的事情,让整个大乾上到朝廷下到各地州府,都开始呈现出了一片乱象。